南通市体育局:推动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双轮驱动
作为南通市体育事业发展的掌舵者,南通市体育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聚焦“全民健康”与“竞技突破”两大核心任务,通过完善基础设施、丰富活动供给、培育人才梯队、激活产业动能等举措,推动全市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,成为展现城市活力与民生温度的重要窗口。
一、全民健身普惠民生:构建全域健身网络
近年来,南通市体育局将全民健身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,持续加大公共体育设施投入。截至目前,全市已建成社区健身中心120余个、户外健身路径3000余条,实现乡镇(街道)全民健身设施全覆盖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.8平方米,远超国家平均水平。在活动供给上,该局精心打造“南通马拉松”“长江三角洲城市龙舟邀请赛”等品牌赛事,每年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;同时,针对老年群体推出“银发健身计划”,针对青少年开展“校园阳光体育”系列活动,让不同年龄层群众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。此外,依托“南通智慧体育”平台,市民可在线预约场馆、查询赛事、获取科学健身指导,真正实现“动有所乐”。
二、竞技体育争金夺银:夯实人才梯队根基
南通素有“体育之乡”美誉,孕育了众多为国争光的优秀运动员。近年来,南通市体育局以体校为核心,构建“选苗—育苗—送苗”三级人才培养体系,先后向省级以上队伍输送运动员500余人。在2023年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上,南通代表团斩获金牌总数全省第二,彰显了强劲的综合实力。从体操名将黄旭(南通籍世界冠军,曾获奥运会铜牌)的成长轨迹,到游泳新星杨浚瑄(虽为宁波籍,但长期在南通训练)的突破,均是南通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生动缩影。此外,该局还加强与高校、俱乐部的合作,探索“体教融合”新模式,为青少年运动员打通升学与训练的双通道,让更多孩子既能享受运动的快乐,也能拥有光明的未来。
三、体育产业融合创新:激活城市发展动能
为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新增长点,南通市体育局积极促进“体育+”跨界融合。一方面,依托濠河、狼山等自然资源,打造“江海风情”体育旅游线路,举办徒步、骑行、帆船等特色赛事,带动餐饮、住宿、文创等产业发展;另一方面,支持本土体育企业转型升级,如南通某体育用品公司研发智能健身器材,产品远销海外。同时,该局出台《南通市体育产业发展扶持办法》,对体育赛事承办、体育场馆运营等项目给予资金补贴,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。据统计,2023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达150亿元,同比增长12%,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。
四、优化服务提质增效:打造便民体育生态
为提升群众体育获得感,南通市体育局持续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简化体育社会组织登记备案流程,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服务。在资金管理上,严格执行体育彩票公益金使用规定,确保70%以上用于全民健身工程,并定期公开收支情况,接受社会监督。此外,该局每年开展国民体质监测,为市民提供免费体质测试和个性化锻炼方案;联合教育部门推进“体教融合”,在中小学增设武术、足球等特色课程,培养学生运动习惯。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公共服务的精准度,更让体育真正走进百姓生活,成为连接政府与群众的温暖纽带。
站在新的起点,南通市体育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,继续锚定“建设体育强市”目标,在全民健身的广度和竞技体育的高度上双向发力,为南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,也为全国地级市体育事业发展提供“南通经验”。
留言: